close
五四精神與認識國情國情,精神,認識五四精神與認識國情李強2010年05月05日10:3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五四精神與認識國情--中國共產黨新聞年五四青年節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回信,對大學生到艱苦地方和基層一線去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勉勵大學生們在實踐中建功立業,書寫美好的人生。青年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向來與國運緊密相連。1919年2月,也就是五四運動爆發前夕,李大釗在《晨報》發表《青年與農村》一文,提出“要想把現代的新文明,從根底輸入到社會里面,非把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不可”。而在結尾,他更是發出“青年呵!速向農村去吧”的呼喚。這篇文章影響了一大批青年的選擇,他們用實際行動響應李大釗的號召,走上了“與勞工階級聯合”的道路,而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從五四運動那里繼承的一筆寶貴思想遺產,深刻地改變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無獨有偶,五四運動之后,學生領袖傅斯年經過深刻思考,寫下“社會是個人造成的,所以改造社會的方法第一步是要改造自己”。這一席話,即便在今天仍然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如果說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那么,將愛國主義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必要條件,便是對國情的深刻認識。五四一代學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證明:唯有真切了解國情,實現“改造自己”,才能把握報國的方向,實現人生的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胡錦濤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的回信,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這種俯下身去、貼近大地的理念的一種重申。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而在改革開放之后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多數并沒有上一輩那么曲折的人生閱歷,這固然是幸福的成長經歷,卻也難免有所欠缺。面對校園之外的大社會,一些滿懷壯志雄心的青年常常感到迷惘,甚至找不到奮斗的方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于國情的陌生。就在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在與中國農大師生座談時曾指出,希望大學生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對青年學生來說,基層一線是了解國情、增長本領的最好課堂,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將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植根于深厚的土壤,在實踐中創造人生的價值。“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新的時代要求和就業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全社會都應當鼓勵和支持年輕人深入基層鍛煉,將其作為人生不可或缺的經歷,形成良好的氛圍。對于那些選擇了基層的年輕人,要給予他們極大的關心和愛護,為他們的鍛煉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切實體會到選擇基層對于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求真務實、崇尚實干的勃然生氣。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對于國民黨歷史人物"功"應肯定"過"不能翻案
對于國民黨歷史人物"功"應肯定"過"不能翻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