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據時期臺灣文學所展示的民族精神臺灣,文學所,民族精神,時期,展示日據時期臺灣文學所展示的民族精神默認分類2009-11-3011:37閱讀343評論0字號:大大中中小小一、傳統文化之存繼與創新日據初期抗日運動屢遭鎮壓,然不少傳統士紳益發積極興學、講學。據統計,日據時期書院私塾數量曾多達二萬,詩社有二百多個。傳統詩社、書院、私塾等長期扮演臺灣文化傳繼的重要角色。不少傳統士紳投入文化啟蒙及政治社會運動,如:櫟社成員中的林獻堂、林幼春、蔡惠如等人參與爭取臺人政治權、教育權的政治運動,且于1921年與蔣渭水等人創立臺灣文化協會從事文化啟蒙的工作。因此,可從櫟社及林獻堂等人身上,看見傳統文化存繼創新與抵抗殖民統治的雙重面向,而林獻堂本人不說日語、不著日服的行徑,更被視為民族精神的表現。然部分舊詩社也出現趨附日本人的作品,另一方面擊缽吟原為講究格律,具有競技性和趣味性的集體創作。此一詩作形式曾一時風摩全臺,集結許多臺灣文人。其中不乏抒發民族情感、評議時局之作,然其末流輕薄詩風,一時蔚為風氣。因而,引起舊詩社內部廣泛的省思與討論,如:陳虛谷、葉榮鐘等人痛批其行徑,譏為“墮落的詩人”;而至1920年代的新舊文學論爭時期,更成為白話文提倡者攻擊的目標。二、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臺灣新文化運動源于1920年代,為非武力抗日運動的一環。此一文藝與思想活動是社會、政治運動的一面。它同時具有雙重意義;一是具有政治意義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另一方面是具有社會意義的批判舊制度的運動,而臺灣新文學運動又為其中重要的一環。相較于1910年代后期展開的“五四白話文新文學運動”,其中質在于啟蒙與救亡,而臺灣新文學,除了具有啟蒙的意義之外,還包含對殖民統治的抵抗。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同時結合文化啟蒙運動與政治改革運動。其中,啟蒙教化運動計有:會報的發行、報刊閱覽的開設,以文化講演的名義,舉辦各種演講會、放映電影、推行新劇運動、開設代售書籍報刊的文化書局等。臺灣文化協會的創立宗旨說:“日本的海水是通歐美的一樣,臺灣海峽實是東西南北船舶往來必經的閘門,同時,早晚也是世界思潮會合之處。”文中呈現的是以臺灣為中心點的世界藍圖,呈開放式的文化思維。臺灣新文學運動一方面受到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浪潮的沖擊,如:黃呈聰、黃朝琴等人率先鼓吹白話文、改造漢文,曾留學北京的張我軍繼以“建設白話文學,改造臺灣話”為主題,連續于《臺灣民報》發表一系列抨擊舊文學的文章,揭開新文學運動的新舊文學論爭。由傳統舊詩社到新文學結社的過渡現象,得以1925年前后,由賴和等人于彰化地區組成“流連思索俱樂部”看出。他們不采用傳統詩社的名稱,一方面源于張我軍已開始攻擊墮落的傳統詩社,一方面也因為成員都是新知識分子,以示有別于傳統文人的結社。賴和等人以《臺灣民報》為中心走入新文學的創作,并各有成就。“流連思索俱樂部”的出現,反映了臺灣新文學的過渡現象,也足以說明1920年代的白話文作家皆有濃厚的漢文修養,以及透過日語的媒介掌握世界文學思潮。從而豐富了新文學創作的內涵。三、建立寫實文學特色1912年至1925年,被視為近代日本思想開放、自由的“大正民主”時期。該階段總督府以“內地延長主義”為治臺政策,有別于治臺初期的差別主義。換言之,總督府的殖民統治進入較為平穩的階段,相繼展開各式農業現代化、衛生設施的興建等工程。同時,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的人民獨立自決思潮的鼓舞。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進入短暫的發展階段,至1930年代進入戰爭時期后,便又受到鉗制。在“大正民主”時代氛圍下,總督府的“近代化”建設和殖民化的差別待遇,實為一體兩面。因此,臺灣知識分子以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如:文學與藝術,呈現殖民統治的真實面貌。與政治、社會運動相應而生的臺灣新文學運動,同時具有啟蒙和抵抗的意義。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一方面參與社會政治運動,且曾兩度入獄;一方面透過作品反映現實、批判社會的不公。其代表作《一桿秤仔》,藉由象征總督府度量衡標準的“秤仔”,因巡警的索賄不成,被毀損丟棄,身為賣主的農民因此被認定違反該項規定,在除夕夜被拘役三天。作品藉由“秤仔”,代表執行國家法律的警察,進而暗喻殖民帝國對臺灣勞苦大眾的欺壓與剝削。賴和口說臺灣話標榜“手口一致”的臺灣話文寫作,以及經常穿著一襲臺灣衫,除了喟嘆“我生不幸為俘囚”之外,應是帶有民族主義的有意識作為。1917年俄國革命成功,鼓動社會主義風潮的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在日本國內,造成蓬勃的無產階級運動。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首都大半化為廢墟,為日本社會掀起重大的變化。1924年,年僅十九歲的楊逵,為了擺脫與童養媳之間不合理的婚約,決定離開臺南州立二中,赴日求發展。留日期間,除半工半讀之外,實際見證了1920年代如火如荼的勞農運動。這段經歷對楊逵留下深刻的影響。楊逵的一生,因積極參與勞農運動而數度入獄,更站在勞動階層的立場創作,進而構成其作品的主要特色。《送報夫》是楊逵的第一篇小說,故事情節的鋪陳和楊逵留日的遭遇頗為相似。內容敘述臺灣籍青年楊君赴日求學的前夕,正值糖業株式分社強行搜購土地,造成楊君的父親因而失去生命。為謀生計,楊君找到《送服夫》的工作,卻因無法達成業績而須離開報社,最后連保證金也一并被老板侵吞。文末以“我滿懷著信心,從巨輪蓬萊號的甲板凝視著臺灣的春天——這寶島,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下,表面雖然裝得富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見惡臭逼人的血膿迸流!”“富麗肥滿”暗指日本殖民統治底下,表面上以發展農業現代化為由,實則以犧牲臺灣勞農階層的權益為基礎。臺灣新文化運動,可視為文化抗日運動的開始。因此,伴隨著政治運動而來的臺灣新文學運動,其根基于斯士斯民的寫實主義風格,成為主要的發展特色之一。賴和、楊逵等人的作品,成為樹立起該項文學傳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從以上內容分析來看,日據時期臺灣的私塾、詩社等,它與普遍的私塾及詩社等性質并不相同。它是在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制推行日語教育下,漢民族人民為保存自己的民族語言而進行抗爭的一種形式。櫟者,朽木也,“櫟社”之稱,雖以詩人身逢世變,無以為用,但深層卻表達了,即使是朽木,也有其根基之意。日據臺灣時期的私塾競達二萬之多,詩社也多達二百之眾,體現了臺灣文人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日本殖民統治者斗爭的強烈心態,即展示了他們民族精神,也顯現了他們為保護及繼存中國文化所做出的貢獻。而源于1920年代臺灣新文化運動,其文藝思想所體現是社會政治運動在文化方面的反映,為非武力抗日運動重要的一環。它是受大陸1910年代后期“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其代表人物張我軍,也是曾留學于大陸。其所倡導的“建設白話文學,改造臺灣話”為主題的“臺灣新文化運動”,可以說是大陸新文化運動在臺灣的延續與發展。而在殖民地特殊的環境中,“臺灣新文化運動”又具有在政治上反對日本殖民統治,在社會上批判舊制度的雙重意義。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文學,以揭露日本殖民統治為特點。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無不是這個殖民社會的祭奠品。他們在民族差別待遇、社會種種不公中,或者反抗,或者順從,但其展示的民族主義意識,表達了殖民統治下,臺灣人民潛藏著的民族精神的真實面貌。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臺灣第一個人權事件——“治警事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鈺 的頭像
    宜鈺

    宜鈺的部落格

    宜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