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亡上海的猶太人上海,猶太人,流亡時光倒轉70年:流亡上海的猶太人"水晶之夜"這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名詞,卻是與歷史上丑惡的納粹迫害猶太人暴行聯系在一起的。1938年11月9日的這一夜也被稱作"碎玻璃之夜",猶太人的商店櫥窗被砸碎,商店遭搶劫,猶太教堂被焚毀,這一夜也是納粹大規模殘害猶太人罪行的開端。70年后,聯合國和德國都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讓人們不要忘記歷史的慘痛教訓。讓我們也一起把目光轉回70年前的上海,回顧一下當時避難的猶太人在上海的生活。威廉·曼是在"帝國水晶之夜"發生之后,流亡到上海避難的猶太人之一。他來自曼海姆一個傳統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有名的神經科醫生,他本人在大規模迫害發生之前也在曼海姆商學院任教。在納粹德國揭開了反猶屠猶序幕之后,很多國家在接收避難猶太人方面設立了重重手續和關卡。"11月9日那一夜之前,我及時從家里逃了出來,藏到海德堡的森林里,才沒有被逮捕,躲過了這一劫難。幾天后,我收到海德堡大學的一份通知,告知我不能再進入海德堡的校園。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我必須盡快離開德國。但是,我應該去哪里呢?"威廉·曼回憶起70年前的歷史這樣說道。當時上海是唯一一個無條件收留猶太人的城市,前來避難的猶太人無需辦理任何簽證手續。于是,22歲的威廉通過法蘭克福的一家旅行社,輾轉過境瑞士,然后乘船穿過蘇伊士運河,從孟買飄洋過海到了香港,在漫長的三個星期的長途顛簸之后,威廉才最終抵達上海。和當時在上海生活的大多數外國人不一樣,在這里避難的猶太人大多并不富裕,來自教師、醫生和小商人階層。因此他們基本上都生活在虹口區,那里的情況和燈紅酒綠的法租界和英美國際租界有著天壤之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貧窮景象,是我們在歐洲絕對無法想象的。有人在路邊死去,卻沒有人去管。還有滿街的乞丐,和那些被重物壓彎了腰的搬運工人。然而,在上海的另一邊,上演的卻是繁華富裕的生活。"威廉說。據上海猶太研究中心的潘光教授研究統計,從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除數千人經上海去了第三國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發生時,仍有大約2.5萬猶太難民在上海棲身。上海一個城市所接納的猶太難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所接納的猶太難民的總和還要多。許多猶太難民剛來上海時都感到十分沮喪和悲哀,開始強烈地想念歐洲的家鄉。"假如我能有一天再回到歐洲,那么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這樣的字句時常出現在流亡上海的猶太人的書信中。然而,這些猶太難民事后才知道,與留在歐洲被納粹殘忍殺害的數百萬同胞相比,自己能逃到上海真的是萬幸。1942年7月,納粹蓋世太保駐日本首席代表梅辛格上校來到上海,向日本占領當局提出了屠殺猶太人的"上海最后解決方案",要求日本占領當局抓捕在上海的所有猶太人,并建立三個集中營關押屠殺他們。這個方案最終因德日之間的分歧而未能付諸實施。盡管1943年2月日軍在虹口建立了"無國籍難民隔離居住區",所有歐洲猶太難民被強令遷入該區,但所幸幾乎所有的上海猶太人都熬過大戰而幸存了下來。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給梅孟之戀蒙上陰影的一樁血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鈺 的頭像
    宜鈺

    宜鈺的部落格

    宜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