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華民國國父、國旗、國歌、國旗歌的歷史來由國父,國歌,來由,國旗,歷史一、國人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的緣由清末我國正飽受封建腐化、列強蹂躪之苦,孫中山先生號召革命同志,高舉「民族、民權、民生」旗幟,經歷十次之起義,終於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民國成立,袁世凱稱帝、軍閥盛行,孫中山先生再度重整革命黨,展開討袁護法,維護民國命脈。講述三民主義,并以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為建國藍本,不幸於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與世長辭。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鍾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闊丈?,高四、五尺),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挽幛,均稱「國父」,這是中山先生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當時臺灣同胞感念中山先生不已,紛紛舉行追悼會,臺灣民報亦尊稱中山先生為「國民之父」。民國二十九年四月一日,國民政府表彰其「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之偉大事跡,通令全國,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一)陸皓東設計黨旗獻身革命陸皓東(一八六七-一八九五)與中山先生(一八六六-一九二五)同為香山縣翠亨村人,幼時一起在陸氏祖祠讀書,是中山先生少年時期的玩伴。兩人曾因毀損北極殿神像,遭受村民指摘,遠走他鄉避難。後來陸皓東在上海電報學堂學習,畢業後轉至蕪湖電報局服務,至一八九○年始回到鄉里,開始與孫中山、陳少白、鄭士良、尢列、楊鶴齡、程奎光及周昭岳等人往來,秘密集會討論時局。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山組成,第二年總部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成立,開始發動襲取廣州,作為革命基地之計畫。他們對外以「乾亨行」為名號,同時以陸皓東所創制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最後起義計畫因□露而告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中山先生則被迫亡命海外。「青天白日旗」先後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庚子惠州之義及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時使用過,但此旗之正確圖案未有統一規定,以致旗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寡不一,縫制者無所依從,後來中山先生將叉光解釋為代表干支之數,故叉光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是旗上叉光之數始確定不易。(二)孫中山主張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幟雖首度揭開革命行動序幕,然一九○六年冬,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干部會議,編纂革命方略,當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意見紛歧,竟有下列五種不同的主張:(一)用十八星旗,黃星代表十八省,示皆黃帝子孫,紅底示鐵血主義(孫武、焦達峰提議)。(一)用紅、黃、藍、白、黑之五色旗,以順中國歷史上之習慣,且含五族共和之義(宋教仁、陳其美主張)。
(三)用井字旗,以象徵社會主義(黃興、廖仲愷主張)。(四)用金瓜鉞斧旗,以發揚漢族之精神。(五)中山先生所堅持的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紅色底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以紀念陸皓東及興中會諸烈士流血獻身之精神。雖然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未在會議中通過,但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諸戰役中如潮州黃岡、惠州七女湖、欽州防城、廣西鎮南關、云南河口、廣州新軍及黃花岡之役,皆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來號召。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誕生,中山先生再度主張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我國國旗,惟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定五色旗為國旗,并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定為海軍軍旗,十八星旗定為陸軍軍旗。中山先生堅認五色旗為國旗之決議不妥,乃於是年元月十二日咨覆參議院,申明其反對之理由:(一)清國舊例,海軍以五色旗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滿清之國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體。(二)其用意為五大民旗,然其分配代色,取義不確,如以黃代滿之類。(三)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階級。從而力主應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夫國旗之頒用,所重有三:一旗之歷史,二旗之取義,三旗之美觀也。武漢之旗(用內外十八省之徽志),以之為全國之首義尚矣;蘇浙之旗(用五色之徽志),以之克復南京;而天日之旗,則為漢族共和黨人用之南方起義者十?年。自乙未年陸皓東身殉此旗後,如黃岡、防城、鎮南關、河口,最近如民國紀元前二年廣東新軍之反正,倪映典等流血,前一年廣東城之起義,七十二人之流血,皆以此旗。南洋美洲各埠華僑同情於共和者,亦已多年升用,外人總認為民國之旗。至於取義,則武漢多有極正大之主張,而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國為遠東大國,日出東方為□星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著於赤幟,亦為三色,其主張之理由尚多。」不久,袁世凱稱帝竊國,中山先生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展開討袁行動。在中華革命黨的「革命方略」中,再度規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的國旗,青天白日旗為軍旗。但此旗始終沒有機會飄揚在神州上空,直到民國十年五月五日中山先生以維護法統之決心,重返廣州,就職非常大總統,再度努力促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之國旗。可是這面旗幟的命運卻隨陳炯明叛變而下旗,民國十二年陳炯明叛變敗走,中山先生自上海重返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凡中山先生所到之處皆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惟其他各地仍懸掛五色旗。
(三)北伐成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飄全國民國十五年蔣中正繼承中山先生遺志,率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至民國十七年十二月,東北張學良通電易幟,歸順中央,北伐大業始告完成。當時,除臺灣尚在日本統治下,中國每一寸領土均飄揚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而全國人民才普遍認識這面千辛萬苦得來不易的國旗。自從陸皓東創制青天白日旗以後,旗幟上的規格,雖經中山先生潤飾、修正,但仍不為多數人所了解。民國三十二年九月九日,先總統蔣公眼見國旗濫造,有失莊嚴神圣之義,在中國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的演講中,再次說明國旗之十二道光芒的排列,要如同時鐘上所繪制十二小時的位置一樣均勻、對稱。同時昭示大家要對黨旗、國旗格外尊重,一切懸掛方式或升降旗儀式,都要依照規定,確實作到。民國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修正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中,對國徽、國旗之式樣,就其位置、尺寸、比例、使用及制作、管理等方面,更作了明確的規定。民國六十七年五月,政府再度對國旗和國父孫中山先生、先總統蔣公遺像的制作、懸掛等事項,進一步作了規定。(一)歌詞為中山先生之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這是出自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軍官學校開學典禮中,對該校師生之訓詞。北伐成功以後,戴傳賢建議將此訓詞,采為中國國民黨之黨歌歌詞。其後經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并公開徵求樂譜,最後以程懋筠所作的一首,拔得頭籌,民國十八年一月十日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采程懋筠所譜者為黨歌。因該歌詞極富愛國思想,且曲調莊嚴和平,雄壯有力,有激發民族意識之效能。民國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明令全國在國歌未制定前,一般集會場合,均唱這首黨歌代替國歌。其後社會人士認為黨歌是勉勵黨員之訓詞,只能代表黨不能代表國,且全體國民不全然為黨員,實有制定國歌之必要。於是教育部行文通令全國,徵求國歌歌詞,欲以當選的國歌頒行全國。經教育部多次的審查,均未能作出最後決定。民國二十五年再組成「國歌編制研究委員會」,專門負責主持國歌編制研究事宜,并正式登報公開徵求國歌歌詞。經過「國歌編制研究委員會」研究結果:認為黃埔軍校訓詞,充分表現革命建國精神,不但合乎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且代表中華民國立國精神。乃向中央建議,以中山先生對黃埔軍校之訓詞,作為正式國歌。民國二十六年六月三日,中央常務委員會終於通過以黨歌作為國歌。國歌徵選案至此遂告確定,自此,黨歌正式變成國歌。
民國十七年,為響應中國國民黨徵求黨歌配曲活動,程懋筠以曲調優異,在一百三十九件作品中,榮獲第一,成為中華民國國歌的譜曲人。程懋筠(一九○○-一九五七),江西新建人,出身官宦世家,幼時尤好音律,先後在江西省立高等師范學校、東京音樂學校(日本上野音樂學院)等校深造,專攻小提琴,後來改修聲樂與作曲。返國後,任教國立中央大學、杭州社會大學等校,教授聲樂與作曲。民國三十六年暑假來臺,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曾致聘書,嗣因返滬任教,大局逆轉,未及再度來臺。最後因曾為國歌作曲,而遭中共清算犧牲。國旗是用顏色來表示建國的歷史與精神,國旗歌則是用聲音來贊美國旗,稱頌國土。每當聽到:「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隨之看到的是隨風飄揚、冉冉上升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禁讓人對國家生命和國民精神所寄托的這面國旗,產生無比的景仰。這首含義深長,有警惕與鼓勵作用的歌詞,是來自戴傳賢先生之手筆;歌曲則為黃自先生的創作。戴傳賢(一八九一-一九四九)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先後創立民權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自民國元年起追隨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共進退,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他熱愛國家,關懷時局,故能將國旗的精神寫成動人的文詞。黃自,(一九○四-一九三八)江蘇沙縣人,自幼飽學詩書,尤愛音樂。曾赴美學習西洋音樂的理論與作曲,但其作品卻充滿中國音樂風采。其「天倫歌」、「踏雪尋梅」、「花非花」、「采蓮謠」、「本事」等作品,不但旋律婉美流暢,且富民族特性;抗戰時所作的「旗正飄飄」,更能激發國人敵愾同仇之心。一、我們國父,首倡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民國新成,國事如麻,國父詳加計劃,重新改革中華。二、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真理細追求,一世的辛勞,半生的奔走,為國家犧牲奮斗,國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萬世長流。汪精衛最初采用之“國旗”,1943年將上面部分去處。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氣死袁世凱的三個倒戈心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鈺 的頭像
    宜鈺

    宜鈺的部落格

    宜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