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蔣介石日記獨缺1924年 關于陳潔如的記載均涂黑陳潔如,蔣介石,日記,記載等條件成熟的時候,希望日記最終能回到中國的土地上。——蔣方智怡3月31日,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照例在早上8點15分開門迎接讀者,和往日并沒有什么不同。從這一天開始,蔣介石日記正式于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內對外公開。有學者指出,這些日記不能完全看作是個人的東西,學者們都傾向于將蔣介石日記在內地存放。蔣介石的孫媳蔣方智怡也曾經表達過類似看法。這份日記于去年年底,由蔣介石的孫媳蔣方智怡交給胡佛研究所暫時保管,據稱合同簽訂的暫存時間為五十年。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海鵬,他于3月23日同社科院近代史所另外一名研究員楊天石一同飛赴美國去閱讀了這些對外開放的蔣介石日記。據悉,這些公開的蔣介石日記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日記。蔣介石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歷史上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專家認為,通過蔣介石的日記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更多面,更真實的蔣介石。但張海鵬也表示,對于作研究來說,光憑蔣介石的日記還不夠,“它只是部分研究資料。”謎面之一:兩蔣日記為什么在此時遠赴大洋彼岸?今年年初,當媒體報出兩蔣日記由蔣家后人交給美國胡佛研究所暫存的消息之后,愕然一片。但對于張海鵬來說,這個消息并不突然。早在去年,他就聽說蔣方智怡在和胡佛研究所商談暫存日記一事。但消息非常有限,雙方商談的內容、商談結果都進行得相當秘密。大約在今年2月底左右,日記暫存情況初露眉目,美國的媒體率先報道了蔣介石、蔣經國的日記由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正式暫存。同時蔣家人還授權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將部分蔣介石日記對公眾開放。此次“赴美”的蔣介石日記,包括蔣介石從1917年至1973年去世前兩年的所有日記(殘缺1924年日記),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蔣介石日記手稿。除此之外,蔣經國從1937年到1979年的日記也同時“赴美”。如此重要的日記,為什么蔣方智怡選擇了胡佛研究所?兩蔣日記為什么在此時遠赴大洋彼岸?張海鵬表示,這個疑問目前事件雙方都不愿意透露。他只是了解到,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郭岱君在促成兩蔣日記赴美事情上,起到了橋梁性的重要作用。而郭岱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這一問題“還未到公開的時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海鵬強調兩蔣日記只是由蔣家后人暫存胡佛研究所。“他們雙方簽訂了合同,據說合同中規定暫存時間為五十年。”張海鵬說。同時,也有一些媒體報道,這個合同比較靈活,蔣家隨時可以中止合同,將日記收回。“她(蔣方智怡)說過這些東西應該是放在內地比較好。”張海鵬告訴記者,蔣方智怡曾經這樣表達過自己對日記存放的看法。“這些日記不能完全看作是個人的東西。”張海鵬解釋道。
謎面之二:為何缺少1924年的日記?現在的胡佛研究所檔案館里會吸引一些特別人的到來。有張海鵬、楊天石這樣的國內近代史專家,也有受日本《產經新聞》委托,專門前往美國研究日記的日本華裔。對外公開的蔣介石日記只是所有日記中的一部分,即1917年至1931年14年間的日記(缺1924年日記)。張海鵬表示,1917年的蔣介石日記非常簡單,只是一些大事紀要。而從1918年到1931年的日記基本上是每年一本,日記用毛筆書寫,每天一篇,日記篇幅不長,每篇大約五六百字。由于日記所經歷的時間較長,部分日記的保存現狀并不太好,因此胡佛研究所將日記原件進行了縮微膠片處理。對外開放的日記則是用縮微膠片印刷的復印本,而非日記原件。張海鵬了解到,日記原稿被鎖放在檔案館內,兩把鑰匙保存在檔案館的館長和另一位館內的研究員手中,只有當兩把鑰匙同時出現,才能開啟。而到檔案館閱讀日記復印件的人不得對日記進行拍照、復印。只能用檔案館內提供的紙張抄錄日記,也不允許將筆記本電腦帶入檔案館,將日記抄錄到電腦中。張海鵬表示,首批公開的日記只至1931年,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會根據此次公開日記的效果,考慮是否繼續公開1932年至1945年或1949年的日記。而1949年之后的日記應該不會對外開放,蔣經國的日記也不可能對外開放。在公開的日記中,惟獨缺少1924年的日記,有人猜測這些日記可能遺留在南京。但張海鵬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表示,根據楊天石的研究,楊認為這些日記不可能在南京,而是應該全部毀掉了。“因為1924年是蔣介石非常左傾的一年,在當年的日記中可能會有很多他的左傾言論,而蔣介石本人可能不愿意讓人看到他的這些言論,所以可能后來把1924年的日記毀掉了。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日記單單缺少1924年的。”張海鵬說。他表示這只是一種猜想,事實是怎樣的目前還是一個謎。據悉,在公開的日記中,按照一般對私人日記的處理,蔣介石日記中一些涉及個人隱私、在世的他人的一些信息也被胡佛研究所做了相應的處理。張海鵬告訴記者,在他們閱讀日記的過程中,經常會有日記中的一些字、詞句或者段落被黑色的字條貼住。他猜想這些被貼住的內容可能就是涉及隱私的內容,“這些被拿掉的內容其實特別少。”有消息稱,這些被拿掉的內容,蔣家后人表示有可能在三十年以后對外公開。■史實披露蔣介石曾經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張海鵬介紹,在1923年的日記中,蔣介石記錄了自己受孫中山委托前往蘇聯訪問。在訪問期間,蔣介石閱讀了許多馬克思主義的書,比如《共產黨宣言》,馬克思經濟學說等。而在1925年和1926年的日記中可以看到,蔣介石雖然在忙于兩次東征,帶領黃埔軍校的學生軍和陳炯明打仗,但他也在忙中抽空閱讀馬克思主義的書。同時,在國共兩黨的合作中,孫中山還邀請蘇聯的顧問幫助蔣介石。張海鵬表示,從這些日記都可以看出,蔣介石在最初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并不是排斥的。
“這種轉變應該是發生在1927年。從日記中可以看出,1927年的四一二政變以后,蔣介石就在日記中有罵共產黨的語言。在此后的日記中也再看不到他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張海鵬說。專家認為,這些日記正好可以提供給學者研究蔣介石思想如何轉變,如何從對共產黨有好感到后來反共。除此之外,張海鵬還透露,在日記中可以看到,蔣介石其實最初勢力很小,職位也不高。他和汪精衛之間有非常大的矛盾。而且日記中還反映出蔣介石是一個權力欲特別強的人。■專家解讀據了解,蔣介石的日記除保有原件外,還有其老師毛思成等人根據蔣介石日記手稿所作的抄錄。“這些抄錄的日記分別保存在內地和臺灣。”張海鵬說,這些摘抄的日記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而是按照日記內容分成了不同的類別,相當于日記類抄。“這些日記類抄和日記原稿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日記類抄作過一些修改和潤色。”此外,內地保存的日記抄錄為根據1919年至1926年的日記編成的《蔣介石類抄》,而臺灣保有的則為1926年和1943年的日記摘抄。而1943年之后的日記只保有原稿一份,而這些原稿則都暫存于胡佛研究所。這些日記的公開有怎樣的價值?張海鵬認為,這些原始的蔣介石日記對于研究蔣介石本人的思想發展有一定意義。“在中國近代這個發生巨變的年代里,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一代領導人,他內心成長和思想的變化是近代史研究的一個方面。而這些日記正好給予了我們研究的一個資料。”資料圖片來源于《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蔣介石兩次推行簡體字的臺前幕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鈺 的頭像
    宜鈺

    宜鈺的部落格

    宜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