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家圖書館民國書刊損毀嚴重文獻歷史恐有斷層國家圖書館,民國,斷層,書刊,文獻國家圖書館的民國資料損毀嚴重,不少已無法閱讀。實習記者郭延冰攝核心提示“觸目驚心”,有人士如此形容民國資料保存現狀,國圖67萬冊民國文獻目前中度以上破損比例已達90%以上,有相當數量已瀕于毀滅。類似情況在全國范圍內均存在。民國文獻的“早衰”與其特殊的紙質有關,也與大眾對其價值的認識不夠有關。目前,國內已開始搶救和保護工作,但仍面臨著資金、技術等難題。文獻界人士擔心,如果不及時搶救,民國文獻將在50年到100年內消失殆盡,如此,中國的文獻歷史將出現一個無法彌補的斷層。6月7日早上,國家圖書館四層典藏閱覽室。劉向一人坐在角落里的書桌前,與管理員相距不足兩米,與閱覽室中央的其他讀者遠遠相對。劉向是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為完成畢業論文,來查找一些中國近代思想史方面的資料。此前,借閱部的工作人員找到他要的書后,沒有把書交給他,而是捧著書直接把劉向帶到了這里。這是一個單獨的隔檔,共排放了11張桌子,分成兩排,與管理員的辦公桌前后相接。管理員不用側身,就可以看到劉向。劉向的“特殊待遇”源于他借閱的書籍:一本出版于1928年的圖書,屬于民國文獻。典藏借閱部副主任胡志成說:“這是不得已為之的辦法,可以避免讀者將民國書拿出館進行復印或者掃描,因為大部分民國圖書已經承受不了任何機械力。”“如果不及時搶救,民國文獻將在50年到100年內消失殆盡!”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曾對媒體呼吁。一觸即碎的“黃色書籍”國家圖書館14層書庫,在書架的盡頭,兩輛書車并排停在墻角。書車上的近百本書顏色發黃,用手一摸,書頁像蛋酥餅干一樣落下碎片。這都是民國時期出版的書,由于其明顯的顏色特征,被管理員戲稱為“黃色書籍”。管理員說,這些是剛借閱完送回庫房的,全散了,沒法再次閱讀了。“在這些書沒法立即修復的情況下,我們只好限制閱讀,”典藏借閱部副主任胡志成說。與翻閱帶來的損毀相比,復印造成的危害顯然更為致命。國家圖書館圖書保護組組長周崇潤曾做過測試,本已脆化的民國書籍在復印后,頁碼會立即散落,很難復原。他解釋說,這是因為復印使用的熱光源加速了紙張的老化,加上復印時必須壓平書脊,對書籍損壞極大。國圖為此定下“禁律”:民國書刊,只允許現場閱讀,不允許外借,不允許復印。但這并不能彌補民國書籍大面積損毀的現狀。“觸目驚心”,這是國圖館長詹福瑞第一次走進存放民國書刊庫房后的感受。去年春天,這位新上任不久的館長聽說了民國文獻破損嚴重的情況后,決定親自去看看。
“隨便打開一本書,再合攏時就滿手的碎紙屑。”詹福瑞說,整體看來,民國資料老化的程度是歷史上所有時代的文獻中最為嚴重的。去年年底,國家圖書館完成了一項名為“館藏紙質文獻酸性和保存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的課題研究,結果顯示,在國圖館藏文獻中,民國文獻的酸化和老化損毀狀況最為嚴重,紙張PH值均低于4.5,中度以上破損比例已達90%以上,民國初年的文獻已100%破損。根據統計,國圖所藏民國文獻包括圖書、期刊和報紙,總計約67萬冊(件),其中民國圖書45萬冊(件),期刊20萬冊(件),報紙合訂本2萬余冊。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文獻已經不能或難以提供閱覽。相似的損毀程度在收藏民國文獻較多的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重慶圖書館、吉林圖書館也得到了證實。“這種狀況在全國范圍普遍存在,搶救民國文獻決不僅僅是國家圖書館一家的事情。”詹福瑞表示。眼看著一本書死去“一個人一輩子能看到多少次生老病死啊,但你在查閱民國文獻時,常常能看到一本書老去、死去。”上海圖書館文獻保護修復部主任吳忠俠常會看著那些民國時期的《申報》感慨,一種報紙的消失就這么直接、這么不可逆轉地在眼前發生。上圖是全國保存民國報紙種類最多最全的圖書館,雖然盡力保存報紙原樣,但每年還是有一部分報紙沒法再次閱讀。相較于宋元明清時期的文獻,民國書刊最為“年輕”,學術界甚至不把它們歸入古籍。但它們的“壽命”卻是最短的。民國時期,1912~1949年,似乎就是剛剛逝去的歲月,就在這個時期,西方機械造紙和印刷技術在中國得到廣泛使用,這鑄就了民國書刊與生俱來的“嬌氣”。周崇潤是國圖圖書保護組組長,他和組員們主要的工作是對善本和古籍的修復與保護。可是近些年來,他發覺在現存各時期的歷史文獻中,民國時期的文獻是保存難度最大的,甚至比古代的線裝書還難以保護。依照國內外通用的標準,影響紙張壽命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造紙時采用的原材料;二是紙張本身的酸堿度。中國傳統紙張有“紙壽千年”之說。周崇潤說,宋元書籍距今已近千年,但現在拿出一本善本,翻閱起來依然不會有障礙。這主要是因為古代造紙在選料上多用麻或者植物的韌皮纖維,工藝也以手工為主,這樣造出來的紙張一般為中性或偏堿,即便是遇到空氣中的酸性物質腐蝕,也依然會保存相當長的時間。到了明清時代,造紙的原料更多的改用竹子,造出的紙質雖略遜于前者,經認定也可以保存500年左右。
而民國時期正是手工造紙向近代機械造紙和印刷階段過渡的時期,造紙材料混雜,機械造紙制漿工藝落后,文獻用紙多為機械磨木漿紙和酸性化學漿紙,紙張酸性強,質量差,造成保存期很短。此外,當時圖書多為洋裝書,裝幀工藝落后,使用過程中也很容易造成破損。周崇潤和同事們研究得出,民國普通報紙的保存壽命為50年左右,民國圖書的保存壽命為100年左右。他們認為,如果依目前民國文獻的老化速度任由發展,國圖的民國文獻很可能會在50年至100年間消失殆盡。書的生長環境國圖業務處的朱天策已在國圖工作了近30年,他的臉上有些紅點,這是?蟲的癥狀。幾位老同事也有同樣的病,朱天策說這是在柏林寺的舊館址得下的“職業病”。“文革”后,因為北海西側的國家圖書館空間有限,大量的民國文獻無法存放,經周恩來總理特批,將雍和宮東側的柏林寺作為國圖的分館,用于藏書。在朱天策的記憶里,那個寺廟很大,但是房屋已經很破舊了,房上的土隨時會朝下掉,不少屋子還漏雨。由于灰塵太多,加上陰冷潮濕,書刊中容易生出?蟲,通過接觸,又傳染給人。“環境不好,人都會生病,又何況是書呢?”朱天策說,書的壽命和人一樣,是和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的。對書籍來說,溫度18~22攝氏度,濕度50%~60%的恒溫恒濕環境是最適宜的。但在目前的國家圖書館,只有善本和部分古籍可以依據這樣的標準存放。按照國圖的說法,在過去的50~100年間,對于民國文獻,幾乎未采取任何保護措施,這是因為我國經濟力量有限,政府對文獻保護的投入很少,僅用于古籍保護都顯得捉襟見肘,更不可能考慮民國文獻。在朱天策看來,人奔波勞頓會影響健康,書也一樣。愛書的人最怕搬家,可是我國的很多圖書館都曾像國圖一樣,在歷史的變遷中多次搬家。1912年8月27日,中國近代第一個圖書館———京師圖書館正式開放接待讀者。一年后,京師圖書館停辦,并于1917年搬遷到安定門內方家胡同國子監南學舊址。1931年,又遷往北海西側建成的新館。文革后,大量民國資料移至柏林寺。“國圖的人對柏林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一方面,在那個艱苦的年代,終于有了一個地方可以存放這些民國書刊,另一方面,因為柏林寺房屋本身的破舊、存放條件的惡劣,也損毀了部分民國書刊。”朱天策說。1987年,新的國家圖書館落成,柏林寺內所有的藏書一并搬入新館。朱天策記得,僅擦拭藏書上積落的灰塵,就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新館有了比較充足的存放空間和相對優越的庫房條件,可是,民國文獻一直是在近似于自然狀態下存放的。天太熱了,就開一段時間空調,空氣不好了,就開窗通通風。恒溫恒濕只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保存“靈魂”還是“肉身”一本1925年版的《孽海花》被輕輕打開,平攤在玻璃板底下,“?嚓”拍攝一張,翻至下頁,再“?嚓”一張,再翻下頁。拍攝機旁邊,還有兩本書等著縮微。這就是小谷一天的工作內容。學法律的小谷幾年前來到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在這個攝制間里開始了對圖書報刊的縮微拍攝工作。這是目前保存文獻最常用的辦法。該中心攝制科科長曹宏介紹,這種方式可以完整地將紙張上的文字復制成膠片上的成像,然后沖洗、曝光,給讀者提供膠片閱讀,同時將母片封存,一張母片在嚴格條件下可以保存500年。為節省成本,民國書刊的縮微采用了目前電視電影拍攝使用的16毫米的膠片,每卷可以拍攝1200~1300拍,一拍是兩個頁碼。最開始,這項技術針對的更多是古籍善本。從2002年起,該中心將文獻搶救的重點轉到民國時期出版的普通書刊上。至今,共搶救民國時期舊報紙3700余種;舊期刊14000余種,民國圖書16000余種。也是在2002年,該中心投入100余人,開始了在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的民國書調查摸底工作,希望能夠全面掌握民國書的損毀情況。但是原計劃5年完成的普查現在看來可能要延遲了。在很多館,一些民國書還沒有來得及編書目,普查需要大量的工作。“按照現在工作人員每個人每月2萬多拍的進度,僅拍攝完國家圖書館的民國藏書還需要5年,不包括副本。”曹宏說,“一邊是民國書刊的迅速老化,一邊是普查和縮微的全面展開,至于哪個更早結束,裁判員只有一個:時間。”縮微保存的是書刊的內容,是“靈魂”,在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任徐憶農看來,這還不夠,保存書刊的“肉體”更為重要。她認為,縮微在保存內容的同時,也傷害了書刊的原生態。“民國的書籍太脆,有的書拍攝時必須拆開進行,拍完后散開的書頁就無法粘貼上去。”徐憶農說。她以《女學報》為例說明保存書刊“肉身”的重要性。《女學報》是中國第一份婦女期刊,1898年于由梁啟超夫人李惠仙和康有為的女兒康同薇在上海創刊。報紙單面印刷,折疊成32開書的形狀發行,閱讀時打開。這種獨特的形式本身就是中國報刊史上的特例,本身形態就具有保存價值。但是,縮微后,這種形態沒了。其實南京圖書館大量的縮微工作還沒有展開,但是徐憶農說她已經開始發愁,這種損傷性的搶救方法,是否就是將文物本身的附加形式摒棄。
昂貴的“脫酸”方案徐憶農聽說過一種叫做“紙張脫酸”的技術,這種方法能在不破壞原生態的情況下延緩書刊壽命,但南圖無力購進這套設備。這項技術從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經在英美等國得到認證和推廣,上海圖書館曾考慮引進這套技術和設備。該館文獻保護修復部主任吳忠俠介紹說,這套機械中有一個真空艙,不用拆散書頁,放入書本后依靠機械力直接壓擠出水分和空氣,然后擠入堿性液體進行中和反應,方便又不損害書籍。但上圖最終還是放棄了引進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僅引進一套大型設備,就需要幾百萬的投資,所有的材料也需要進口。上圖曾經做過估算,每處理一公斤書,需要20美元。吳忠俠說,雖然上海市財政非常支持圖書保護,每年有100萬的經費撥款專門用于圖書搶救,但是相對于紙張脫酸工程所需,依然難以滿足。而且,僅存放這套大型設備,就需要200平方米的廠房,加上一些輔助設施,共需要400平方米的場地。于是,不久前,上圖和上海其他幾家圖書館、檔案館攜手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全市成立一個搶救中心,引進一套設備,供全市所有文化單位共享。在提出這項建議的同時,上圖自己也在試驗紙張脫酸方式。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把書放在堿性液體中浸泡,或者放在蒸籠中用堿性氣體熏蒸。這也是全國大多數圖書館采用的脫酸方式。不過,這種方式必須要完全攤開鋪平紙張,對于書,因為不好拆開,并不適用。上圖也只是對一些酸化嚴重的老地圖、單面印刷字畫、名人手稿、報紙孤本等做過試驗。“相比傳統的古籍修復,民國文獻的修復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新課題。”國圖圖書保護組組長周崇潤說,以前的古籍修復,都是一種傳統的手工操作,大量的工作是裱紙、修修補補,但這些工序在民國文獻這里都不適用了。一本古書的頁碼散了,可以手工重新裝訂,紙張碎了,可以在背后裱上一層紙,不會影響翻閱,但是民國書刊開始雙面印刷,開始逐步采用機械裝訂,古籍修復人才到了民國文獻,都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了。“我們知道,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化學變化,變黃、變酸、失去機械強度,最后成為碎片紙屑。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盡量延緩這個過程。”周崇潤說。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大家一般都認為越是古代的越是珍貴的,忽略了民國文獻本身的參考利用價值。”國圖館長詹福瑞說。目前,搶救保護民國文獻還存在諸多障礙,首要一條就是觀念,一般人很難理解民國文獻保護比古籍善本保護更為急迫。但文獻研究界一個普遍的共識是,民國時期,政治經濟雖然衰敗,思想文化卻大放異彩,社會轉型、學術興盛、方法創新三位一體,互為因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中西匯流、百家爭勝的興盛局面,所以,民國文獻是一批極為重要的文獻,其思想文化價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另一難題在于資金。詹福瑞認為,沒有專項經費,單純靠各館的事業經費來搶救和保護民國文獻,很難。采訪中,各地的圖書館都表達了一個相同的設想:聯手向文化部提出設想,由文化部統一制定搶救和保護方案,投入專項資金。“保護是肯定的,但是如何保護,則是一個需要多方論證的重大課題。”6月6日,國家文化部社會文化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近幾年對文化事業方面的經費投入逐年加大。2002年,文化部和財政部共同主持開展了“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每年投入2000萬資金,歷時四年,工程將分藏于國家圖書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圖書館以及高校、科研系統圖書館,乃至博物館的珍貴古籍善本,有計劃地利用現代印刷技術復制,適量出版。并根據所選用底本的文物、學術價值和版本特點,采取不同的“再造”方式。今年年初,文化部又啟動了“中國古籍特藏保護計劃”的規劃工作,希望在十五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對全國乃至海外中國古籍文獻數量和保存狀況進行普查、文物定級,基本修復完成屬于國家一、二級文物的珍貴文獻。“依民國文獻的數量和保護所需成本,投入經費將遠遠超出以上兩項工程,也可能將是文化部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資金投入。而且,機械的儲備、技術的儲備、人才的儲備,一系列的操作可能性都需要經過論證后才可進行。”這位負責人表示。據稱,目前,文化部尚沒有這方面的立項計劃,會等待多久,很難預測。“若干年后,我們的后人也許能看到甲骨文、敦煌遺書,卻看不到民國的書刊,這該如何向后人交代?”國圖副館長陳力充滿擔憂。-名詞解釋民國文獻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止我國出版的中文文獻。國家圖書館所藏民國文獻包括圖書、期刊、報紙及部分名人手稿,總計約67萬冊件。其中民國圖書45萬冊件,期刊20萬冊件,報紙2萬余合訂本。民國資料是民國這一新舊、中西各種社會思潮匯聚、碰撞的特殊社會轉型期思想、文化的最主要載體,學界認為,其思想文化價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本報記者秦文北京報道 大眾論壇 - 視訊 交友論壇

民國往事——買不斷的張季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鈺 的頭像
    宜鈺

    宜鈺的部落格

    宜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